

我要评论 2019-2-19 15:15:32 作者:任安琪 浏览次数:702
1 / 3
2
3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莒南县紧紧围绕“12345”的城镇化发展思路,2018年 8月8日,莒南县被设为全国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为探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月23日,“希望之光”来到了山东省莒南县,走进当地农村中小学,发现记录新政策产生的实际影响。 关注乡村教育 调研推进发展 此次在自己的家乡开展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为主题的“回乡看齐鲁”活动,再回乡专注于家乡的改变的发展,内心充满热情与激动。在此次活动临行之前,队员们通过网上查阅莒南县近年来教育文化数据、论文及书籍等相关知识,为这次调研活动做了充分准备。 首先,我们来到莒南县筵宾镇一所乡镇学校,向值班老师了解近年来英语教育改革相关的文件以及学校相应的英语教学大纲、课堂改革方法等有关文件,对各种文献进行理论解释和比较分析,发现过去和现在有关现象之间的关系。 李老师在填写问卷 宁静的校园里,每个办公室仍有辛勤的园丁在坚守着。队员们询问教师目前英语课堂开课情况,“现在国家提倡教育公平化和优质教育,学校里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以前的英语老师都是非英语专业出身的,没有多少是正经学英语的,经常是别的科目老师来代课,孩子们的英语学成哑巴英语倒也很正常。现在不一样了,不光教师专业了,课堂也多样化有趣了,各种教育资源也都整合了起来,渐渐也追赶上城里的教育水平了。” 其中一名年长的教师十分欣慰地告诉我们。 在最近几年,随着县城经济的发展,所属于莒南县的乡村的青壮年来县城务工,他们的子女进入了当地小学读书,外来地区的生源增加。令老师们奇怪的是,这些务工人员的子女要么就是成绩拔尖,要么就是班级吊车尾,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在实施国家新城镇化政策下,应需要一段时间解决此类不均衡的现象。 深入调查研究 助力农村教育 随后的两天,我们分为两个小组对莒南县三个农村地区利用调查问卷进行走访调查。来到孩子们家中,发现如今作业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微信打卡阅读、制作英文绘本、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寒假计划、通过APP学习各方面知识等等,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意识也逐渐增强,也意识到以前农村孩子的英语口语相对于城市要差一些,懂得英语基础学习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注重起孩子们的英语学习。 孩子们接受队员采访 在填写调研问卷的过程中,有些孩子一边答题一边忍不住滔滔不绝地讲起英语上课的有趣之处,“英语课是我最喜欢的课之一了,我们英语老师可好玩啦,他每次上课都跟我们做游戏,我在家里都可以用英语说出好多东西来呢!”从孩子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英语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引起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从之前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式”教学转变成教师引导、孩子们主动接纳吸收的“探索发现式”教学。但通过孩子们的调查问卷我们得知还有一部分同学表示英语学科是一个大问题。也许是因为接触这门学科较晚的原因,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表现的非常吃力,成绩偏差会削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降低又会造成上英语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单词课文背不过等影响成绩的行为。 全面调查研究 比对助推发展 为保证调研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将设立非城镇化地区为对照组,“希望之光”潍坊小分队来到高密姜庄镇,通过调查非城镇化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以此形成对比。两个地区在学校规模和英语学科的课时设置存在一定差异。潍坊高密地区班级人数在40人左右,而莒南地区农村班级设置为50人左右。相关课时设置方面,两个地区差异较小,由此可知山东个地区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努力开办标准化教学。但是“撤点并校”政策在一些地区未充分落实,导致教育资源分散,致使在非城镇化地区,生源分布不均匀,英语教学资源的一定浪费。 队员同当地学生交流 此次的调研活动进展很顺利,得到了较为完善的数据,几天的时间,大家用自己的热情换来了孩子们和老师们的支持,重要的是通过问卷队员们更加明确了近年来农村地区英语教育改革的现状。通过几天的调研,让我们感受到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巨大变化,惊讶于农村的教育改革发展,同时很多中小学生们听闻我们是大学生时,纷纷透露出称赞和肯定。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有义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